在新疆博乐市小营盘镇,新疆西帕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内,一场鸡蛋产业的变革正在上演。成批的鸡蛋经过精密流水线的清洗、破壳、分离、杀菌等工序,层层“变身”,从论斤称的食材变成按克卖的功能性原料。公司董事长张伟介绍,通过从欧洲引进的蛋品自动化加工生产线,每日加工近50吨鲜鸡蛋,机器满负荷运转时,日加工量可达120吨。这些鸡蛋均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周边地州市,带动了博乐市及周边玉米种植、蛋鸡养殖、饲料加工、鸡肉加工等产业协同发展。
深加工产品拓展市场空间
经过智能生产线的处理,鸡蛋被加工成多种高附加值产品。在产品展示区,可以看到蛋黄粉、蛋白粉等蛋源性基础产品,蛋黄派、挂面等日常食品,以及水解卵清蛋白、白蛋白多肽等功能性产品及各类特医食品。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乐表示,借助生物梯度酶解技术、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技术、超临界萃取技术等核心技术,还可从蛋白、蛋黄中提取出溶菌酶、水解卵清蛋白、白蛋白多肽、蛋黄球蛋白、蛋黄油、卵磷脂等鸡蛋源性生物活性物质。这些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医药、保健品等领域,附加值更高。
全链条资源利用与产业协同
新疆西帕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不仅注重鸡蛋本身的加工,还实现了全链条资源利用。蛋壳可通过破碎机转化为饲料级碳酸钙颗粒,蛋壳膜则可送往日化企业,真正实现“蛋壳做钙源、壳膜入面膜”。此外,公司还与江苏江南大学、博乐市政府合作,共同成立了“丝路食品创新研究院”,围绕鸡蛋的营养元素展开应用开发和生物活性提取研究。产品通过位于新疆博乐、广东中山、山东乳山的三家工厂实现产业成果转化,未来还将把市场拓展到中亚、俄罗斯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。
博乐市小营盘镇的蛋鸡产业历经50年跨越式发展,在政策扶持、技术创新与市场驱动下,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。2025年启动的新一轮农网升级工程将新增281基杆塔,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,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保障。随着消费升级和蛋品加工行业技术进步,我国蛋品加工市场规模不断突破,深加工产品如蛋液、蛋粉等在市场上广泛应用。新疆博乐的智能生产线和深加工技术,正将鸡蛋产业从单一销售推向高附加值领域,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,为边疆现代化农业描绘出绚丽图景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