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浙江德清通用机场迎来一场青春与科技碰撞的盛会——首届中 国青少年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在此启幕。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128支队伍、超600名中学生齐聚“中 国航空第一镇”,用创意与代码书写属于Z世代的“低空突围”故事。
一、赛事概况:从“模型”到“真机”的实战演练
大赛设置固定翼、旋翼、仿生飞行器三大类别,要求参赛者在48小时内完成设计、制作与试飞。德清赛区首次引入“低空物流挑战赛”:选手需操控自研无人机,在模拟城市环境中完成精准投送,误差不得超过50厘米。值得关注的是,冠军作品将获得企业孵化支持,优秀选手可直通商飞、航天科技等集团实习。
二、创新亮点:AI算法与3D打印的“跨界融合”
本届赛事涌现出一批“黑科技”:
AI赋能:北京队开发的“鹰眼系统”通过YOLOv8算法实时调整飞行姿态,抗风能力提升40%;
材料:江苏队采用光敏树脂3D打印技术,将机翼重量减轻至传统模型的1/3;
能源突破:广东队研发的太阳能-氢能混合动力系统,实现续航时间突破2小时。
三、教育意义:从“竞赛”到“人才库”的生态构建
大赛不仅是竞技场,更是低空经济的人才孵化器:
课程联动:德清县将赛事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,覆盖全县12所中小学;
产教融合:中航工业、华为等企业设立“创新实践基地”,提供真实研发场景;
国际接轨:优胜队伍将获邀参加2026年国际青少年航空锦标赛,与欧美选手同台竞技。
四、德清优势:通用航空产业的“青春注脚”
作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,德清已形成“研发-制造-服务”全链条:
硬件支撑:赛事依托亚洲最大通用机场群,提供1800米跑道与低空监视系统;
产业协同:本地企业如中航通飞、海骆航空为参赛队提供技术指导;
政策红利:德清出台《青少年科创扶持计划》,对获奖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孵化资金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