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日,短视频平台快手宣布全面落实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,在AI生成内容中添加显式与隐式标识,并建立用户主动声明机制,成为国内首个完成AI内容治理体系升级的主流平台。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用户对AI内容的辨识度,更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。
功能细节:三层标识体系确保可追溯性
快手的AI内容标识系统包含三大核心功能:
用户主动声明:创作者在上传内容时,需通过弹窗选择是否使用AI工具生成。若选择“是”,需进一步标注具体技术(如文本生成、图像修复、视频换脸等)。未声明内容将通过技术检测追加标识。
显式标识:经检测或声明的AI内容,将在视频封面左下角添加“AI生成”水印,并在描述栏中以橙色标签注明“本内容由AI工具辅助创作”。
隐式标识:通过在视频元数据中嵌入数字指纹,确保内容即使被下载或二次传播,仍能通过区块链技术追溯至原始创作者与生成模型。
行业示范效应
快手的升级并非孤例。腾讯、抖音、B站等平台于2025年8月同步启动标识系统改造。例如,抖音在AI生成图片中添加“梦幻滤镜”图标。据统计,截至9月5日,国内主流平台已为超3.2亿条AI内容添加标识,用户主动声明率达78%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