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,国内云计算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。在2025百度云智大会上,百度智能云宣布全面升级百舸5.0 AI计算平台与千帆4.0企业级开发平台,标志着国内云计算正式迈入“智能优先”的新纪元。这场以AI为核心的算力升级,正在重构全球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。
技术跃迁:四大核心突破重塑算力格局
百度智能云此次升级聚焦四大维度:网络层面,通信延迟降低至微秒级,模型训练效率提升40%;算力层面,昆仑芯超节点上线公有云,单集群算力突破10EFLOPS,可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实时推理;推理系统采用“解耦-自适应-智能调度”架构,吞吐量提升3倍;训推一体系统首创强化学习框架,资源利用率达92%,较传统方案节省60%算力成本。
“这不仅是技术迭代,更是产业范式的升级。”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指出,百舸平台已支撑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完成具身世界模型训练,使机器人跨场景适应速度提升5倍。在空间智能领域,为3D大模型公司VAST提供的云原生解决方案,将三维重建效率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。
产业共振:从实验室到千行百业的落地潮
技术突破正转化为产业动能。在智能穿戴赛道,李未可AI眼镜通过接入千帆平台,实现“边拍边讲”“多语言互译”等20余项场景功能,用户活跃度提升300%;在工业质检领域,一见视觉大模型平台新增的工序合规分析模块,已帮助12家制造企业将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.7%。
数据显示,2024年国内AI市场规模突破5460亿,预计到2030年将达4.5万亿。国新证券研报强调,算力、数据、生态构成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三大支柱,而百度智能云的升级恰好卡位关键节点——其云智一体架构已覆盖85%的国产AI芯片,训练成本较国际巨头低40%。
未来图景:智能经济的“水电煤”基础设施
“当价值的创造方式被重构,产业链就会进化。”沈抖的论断正在成为现实。在河北雄安新区,基于百舸平台的城市大脑已接入300万个物联网设备,实现交通、能源、安防的毫秒级响应。
业内专家认为,随着强化学习、多模态融合等技术持续突破,2025年将成为AI应用的“爆发临界点”。百度智能云此次升级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“低门槛、高效率”的AI工具箱,更通过开放2000余个API接口,构建起涵盖芯片、框架、模型、应用的完整生态,为全球AI竞赛注入东方智慧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